小鹏的产品阵容正在不断补充。
就在一周前,小鹏G9上市。
近日,小鹏汽车再次推出新品,小鹏P5正式上市。
新车提供2种配置选择,售价区间为15.69万元-17.49万元。
权益方面,购车者可享受100元购车款减免或24个月零利息等多项重要购车优惠,以及1万元自选资金等。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新款P5并没有举办声势浩大的发布会。
但即便如此,新款小鹏 P5 仍然具有吸引力。
小鹏汽车今年年初推出了改款P7i,中期推出了首款福耀架构车型G6,上周又推出了搭载福耀架构的G9车型。
如今,随着小鹏P5的上市,小鹏汽车的产品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小鹏P5做了哪些调整呢?能否扭转原来的局面?新P5的变化与变化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大家首先好奇的就是,小鹏P5到底做了哪些调整?情报一直是小鹏引以为傲的一块“长板”。
长期以来,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都没有成为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定性因素。
小鹏P5是小鹏汽车推出的第三款量产车型,于2018年4月正式上市。
当初小鹏P5的主要卖点是其比P7更大的内部空间,以及其罕见的智能配置。
同级别,尤其是首款激光雷达量产型号,性价比极高。
在新款P5上,虽然小鹏取消了两侧的激光雷达,但它仍然是同级中最强大的硬件系统。
售价17.49万元的Pro版本配备了30个传感硬件,其中包括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3个高清摄像头、1个高精度定位单元(GNSS+IMU)。
此外,Pro版本还标配了Xavier智能驾驶芯片,并搭载了X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能是XPILOT 3.0版本。
这款全新P5可以实现高速智能辅助驾驶,几乎实现全程“零接管”,减轻驾驶员疲劳,提供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老款P5最常被诟病的问题就是它的外观。
当面临美学与空间之间的选择时,小鹏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作为P系列机型,小鹏P5和小鹏P7在设计和外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很容易引起用户对比并选择更具设计感的小鹏P7。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P5在设计上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新车的外观吸引力,并增加了新的车身颜色,以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外观方面,新款小鹏P5的设计和配置都进行了简化。
前后保险杠及侧裙均进行了重新造型,前保险杠区域采用一体式设计和调整后的蜂窝状样式。
尺寸方面,新款小鹏P5的长宽高分别为//mm,轴距为mm,相比现款车型增加了52mm。
其他数据保持不变。
车身长度增加52mm是为了让整车看起来更加协调,整体颜值相比老款有明显提升。
此外,新款小鹏P5还增加了两种新的机身颜色选择:星际绿和月牙银。
同时,在内饰方面,新款P5与新款G9类似,均加入了启宇灰配色,以满足消费者对车身颜色的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新款P5在价格方面与现款保持一致,将SKU(库存单位)精简为Plus和Pro版本,并且仅提供一种续航选项——公里。
统一的续航里程和更简洁的命名方式让用户在选择配置时更加直观。
过去,复杂的SKU一直是小鹏批评的另一个点。
虽然这个问题在2019年9月21日推出的老款G9上彻底暴露出来,但在老款P5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老款P5有3个续航里程、6个版本,根据辅助智能驾驶的能力分为“G”、“E”、“P”三个名称。
对于不熟悉智能辅助驾驶和小鹏汽车的消费者来说,这些名字可能有些难以解读。
总体来看,小鹏P5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首先,精简了配置,统一了续航里程,并采用了更加简洁的命名方式,让用户的配置选择更加直观。
其次,优化设计,提升新车外观吸引力,并增加新的车身颜色,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这些改进使得新款小鹏P5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小鹏汽车最困难的时期。
面对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困境,小鹏汽车进行了深入反思。
贺小鹏总结了产品、用户、价格、营销、渠道、组织和交付等六个关键问题。
其中,核心问题在于人。
近日,何小鹏表示,“我们从0到1开始创业,从3人的核心团队发展到2018年千人左右的规模,再到2016年2万人的规模。
”发展速度很快,但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问题的根源一定是人。
或许大家都没有想到,小鹏上市公司去年的财报中,只剩下两名高管,而其他12名高管均已辞职。
” 对于人的问题,何小鹏表示,作为CEO,他有责任解决这个问题。
“我最近和一些行业分享的时候,我说人的问题归结到公司的CEO身上,所以去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没能带领团队提前解决组织、结构、积极性的问题。
从新发布的新P5和之前的G6、新G9的竞争力来看,小鹏的调整已经开始初见成效。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争夺不是一场决战,而是一系列艰苦的冠军争夺。
小鹏的汽车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但时间和困难本身是宝贵的。
如今,小鹏的座驾正在迎来一个与自身共振的时代。
智能电动汽车上半年竞争主要集中在电动化,硬件的好坏决定用户体验。
但在后半程的竞争中,智能化将成为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软件将发挥重要作用。
汽车产业正在从纯粹的制造属性转向消费属性与科技属性相结合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小鹏汽车正在逐步寻找技术输出的途径:通过自主运营小鹏品牌,输出技术并与合作伙伴推出新的品牌车型,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化。
7月,大众集团向小鹏汽车投资50亿元,双方共同开发两款适合中国市场的大众品牌电动车型。
8月,小鹏汽车以最高58.35亿港元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
此次战略合作的核心是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该车将作为小鹏汽车新品牌的首款产品进入市场,预计于2020年开始量产。
小鹏汽车的目标是通过2020年将综合成本降低25%。
年底实现盈利,到2020年实现收支平衡。
目前,小鹏汽车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