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后端技术 > Java

Linux挂载新硬盘并进行分区格式化

时间:2023-04-01 18:14:15 Java

最近写几篇文章给小伙伴们,关于《linux下误删除文件之后该如何恢复》。对于非进程占用文件的数据恢复,不同的文件系统格式需要不同的工具,比如ext4、xfs等,我找遍了我所有的虚拟机服务器,都没有找到ext4文件格式。因为ext4毕竟还是一种很常用的文件系统格式,希望写东西的时候比较系统,所以本文首先介绍:如何为linux操作系统挂载新硬盘,并将新硬盘格式化成ext4格式。1.新建硬盘或安装硬盘。一个硬盘可以通过工具分成多个分区,但是在Linux运维中,通常一个分区就够一个新硬盘了。硬盘中的每个分区都需要与Linux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文件目录建立挂载关系。后续对该目录的文件读写操作,实际上就是对该磁盘的文件读写操作。本步骤安装硬盘的操作,如果是真实服务器,只需将硬盘安装在服务器机架上即可。对于虚拟机,我们需要新建一个硬盘,规划好硬盘空间。所以以下操作只针对虚拟机。我用的是virtualbox虚拟机,其他虚拟机其实也差不多。虚拟机设置->存储->控制器SATA->添加新硬盘->创建新虚拟磁盘。然后根据提示选择虚拟磁盘在主机上的格式、大小和存放路径。注意,虚拟磁盘的格式是虚拟机的文件存储格式,与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格式无关。如果你不能选择它,就默认它。创建完成后,控制器SATA下会出现一个新的硬盘。2、添加硬盘分区接下来我们将硬盘挂载到指定目录。这一步不区分是虚拟机还是服务器,操作是一样的。我们使用命令lsblk-f查看操作系统现在可以识别的硬盘盘符。我们可以看到盘符为sda的硬盘就是安装操作系统时的硬盘,包括swap和boot分区。注意sdb盘符红色部分的硬盘就是我们新安装的硬盘。接下来我们对sdb硬盘进行分区。磁盘分区的命令是fdisk/dev/sdb,sdb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新建分区的盘符。如图操作完成后,新硬盘就完成了分区操作,只为一个硬盘做一个分区。再次通过lsblk-f查看硬盘分区,我们看到sdb硬盘下多了一个分区sdb1,证明我们的分区操作已经正确完成。唯一不同的是:旧硬盘分区有UUID和挂载目录MOUNTPOINT,而我们的新硬盘分区没有。下面我们需要完成硬盘分区的格式化和目录挂载。3、硬盘分区格式化和目录挂载下面我们来格式化分区。格式化操作比较简单。执行mkfs-text4/dev/sdb1命令,其中sdb1是我们新建的分区,ext4是linux操作系统支持的一种硬盘存储格式。[root~]#mkdir-p/data;#新建目录挂载新硬盘[root~]#mount/dev/sdb1/data;#挂载新硬盘到目录[root~]#lsblk-fNAMEFSTYPELABELUUIDMOUNTPOINTsdb└─sdb1ext40f75f926-222b-4385-84ac-8c69c613aa0a/data格式化后,我们需要将格式化后的分区挂载到目录Linux操作系统。全部操作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lsblk-f查看分区情况。可以看到我们新增了硬盘sdb,并新建了一个分区sdb1。sdb1分区格式化后,sdb1分区就有了自己的UUID。格式化存储格式为ext4,完成挂载操作后,有MOUNTPOINT。以后在这个操作系统下对/data目录的读写操作实际上是在我们刚刚添加的硬盘sdb上进行的。4、重启后不会失效。上面完成的挂载关系在操作系统重启后失效。如果想在下次操作系统重启时自动挂载,需要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如下一行记录,实现自动挂载。/dev/sdb1/dataext4defaults00执行以下命令会重新加载配置文件并使其生效:mount-a推荐阅读限于博文篇幅,更多精彩内容不再罗列逐个。推荐阅读观看《原创精品视频及配套文档:springboot-已录制97节(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