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近日联播的气象节目中开通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那么,什么是地质灾害?如何预测地质灾害?如何应对苦恼?今天就跟着果果君一起来看看地质灾害防灾避险那些事吧。什么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泥石流等。其中,塌方、滑坡、泥石流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较高,因此地质灾害常被称为气象次生灾害。比如贵州7.23水城滑坡、2019年8.10永嘉滑坡、2010年甘肃省8.7级舟曲泥石流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都是由气象条件引发的特大到特大地质灾害。2019年8月10日,永嘉山体滑坡,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目前,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主要由自然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承担。自2003年启动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颁布并确认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制定地质灾害预报制度。2003年6月,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服务并签署协议,共同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针对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发布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气象预警,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低、高、高、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很高。2010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印发*提出“力争5年内基本解决防汛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增强抵御洪涝山洪地质灾害能力实力明显增强,易受灾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防控减灾长效机制更加完善。气象局与自然资源部联合签署2019行业标准《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预警等级》并正式发布,地(市)级业务一般设在气象部门,县级主要负责现场监测,预警预报来自部门上级的指导。预警一旦发布,国土气象部门在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决策部署的同时,主动采取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如组织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和易发区的巡查监测等。地质灾害、群监群防等c.持续优化预测模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技术方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方法、物理模型方法、统计与物理模型耦合方法。以降雨和地质灾害风险为基础的潜在预报模型和Logistic统计模型为主要技术支撑,提供全国24小时预警。2014年以后,产品精细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建立了基于成灾机理的滑坡泥石流预测模型,以分布式水文模型为支撑(详见往期)文章:当“气象+”遇上水文-成果)基于水文模型的地质灾害风险预报,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以2017年为例,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价模型测算,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效益5.7亿元,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达36.3%。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建立三个精细化预报示范区。如何应对地质灾害风险?▼地质灾害多发地区避免阴雨天:不在沟渠上建房,不砍坡建房,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不在沟壑谷地久留在雨季。▼雨天地质灾害易发区:尽量避开有弯曲河道(沟)的凹岸或局部狭窄低高的凸岸;加强巡查,根据河谷松土、石块堆积情况和降水量综合判断风险;当有地质灾害征兆时,如:河流突然停止流动或水势突然增大,深谷或沟渠中柴火和树枝较多时,会发出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的声音;如果天黑并感觉到轻微的震动,要及时逃生。▼遇到泥石流时:逃生时,跑到山谷两侧的斜坡或高地上;丢弃所有影响跑步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坡下;不要在低洼处停留,也不要爬树避雨。结论:汛期到了。欢迎广大朋友登录中央气象台官网实时查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http://www.nmc.cn/publish/wea...往期精选·END·中央气象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绿色·分享微信公众号:kjcx_nmc就知道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