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7月18日,浙江公布“梅花期”,告别2020年长达50天的超长候雨季。作为免运区第一个摆脱梅雨的“幸运儿”,他跌入了在他的病情恢复之前的高温陷阱。7月19日,浙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5℃,温州市文成站气温高达38.6℃!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21日,我国主雨带北移,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北部至黄淮地区。这是否意味着南方的“暴梅”告一段落呢?在蒙太雨大数据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近两个月的强降雨数据表。6月1日至7月19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479.5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据地区统计,安徽、湖北、重庆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多,江苏、浙江、赣赣黔四省降雨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多.7月17日至19日,淮河中上游新一轮强降雨聚集。累计降雨量安徽六安、合肥、河南信阳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300~500毫米,六安局地达642毫米。霍山等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均超过建站以来的极值。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发生1号洪水;20日,王家坝水文站超保水位泄洪。王家坝泄洪21日,雨带北移,山东、河南等地暴雨。20日上午,暴雨蓝色预警解除,表明本轮强降雨进入减弱阶段。不过,南方的“暴梅”并不打算消失。21日至23日,我国主雨带较前期北移,主要位于川北至黄淮地区,本次雨带移动的驱动力仍为副热带高压。随着副高再次向西、向北延伸,雨水位置向四川盆地、陕西南部、河南、山东、苏皖北部等地转移。这期间,重庆北部、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为100~20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部超过60毫米。据梦泰天气报道,虽然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停停,但苏北、安徽、鄂北等地区仍难逃暴雨“魔咒”。特别是24日至26日,雨带将再次调整。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沿线等地将有强降雨。延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未来一周江南、华南地区高温将扩大,防汛抗洪形势依然严峻。长江流域,受川渝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需警惕新一轮洪涝灾害形成,中下游承压;在淮河流域,连日来安徽持续的强降雨,使淮河中上游地区的集水量有所增加,本周还将有两场强降雨,进一步加大了受灾风险。流域洪水。蒙泰科普时间从水系特点来看,淮河上游地势差异大,易蓄水,中下游地势平坦,泄洪困难,有北侧有许多支流。这种特点一旦遇到区域性连续强降雨,很容易造成严重内涝。气象专家提醒:未来一周,我国主雨带变化较大,主要强降雨地区集中在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江淮等地。请上述地区公众密切关注当地水情、雨情、汛情变化,及时查询最新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注意防范因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山洪和地质灾害。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信息,最后加一句高温。未来两天,高温组将加入数名新成员,势力范围将不断扩大。其中,浙江南部、福建、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广东东北部和西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达40℃以上。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天气有我,技术为你。中央气象台“爱甜甜”小程序发布。欢迎试用。往期精选·END·中央气象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绿色·分享微信ID:kjcx_nmc我知道你在“看”